时间:2023-06-02 01:33:19 | 浏览:95
2月6日起,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酒”业务正式恢复。时隔三年,出境游的放开让旅游业重启即加速。
出境游的价格什么时候能降下来?市场什么时候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经历了三年,消费者的旅游消费习惯又发生了哪些变化?面对重启的市场,企业又有哪些准备?北京商报记者独家专访途牛旅游网CEO于敦德,对话2023·旅游业复苏元年。
复苏情况:预计二季度会有更大反弹
“目前,出境游仍处于恢复初期,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情况看,出境游市场,在防疫政策调整后第一个季度大概率表现相对一般。”
于敦德提到的防疫政策调整,便是去年12月26日发布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其中明确包括取消入境后的核酸及集中隔离等政策,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一个半月后,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酒”业务逐步恢复。
“从去年12月出境游政策优化开始,出境游就在稳步恢复,这对于旅游企业来讲是个好消息,让我们能够有时间一步一步地恢复市场的供给,匹配客户的需求。”于敦德直言,三年疫情对于旅游业的影响巨大,业务的缩减让很多企业不得不压缩支出,抵御寒冬。
眼下政策优化,但不可能一蹴而就。“当下出境游恢复的初级阶段,机票价格昂贵、直飞航班数量少等都是让大多数消费者观望的主要原因,当然,游客心理也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于敦德预计,到第二季度出境游市场才会表现出比较好的复苏和反弹。
准备工作:更新重启供应链
“途牛正有计划地筹备出境游产品,迎接期盼已久的曙光。”包括于敦德在内的旅游企业管理者当下的一个难题,便是旅游业供应链的更新重启,特别是出境游的供应链。
“很多旅游从业者离开了原来的岗位,人才的建设、产品、服务的打造也需要一定的恢复时间,包括出境游在内,旅游行业供应链的变化超乎外界想象,重新连接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
为此,于敦德提出首先要给供应链有序恢复的时间,尤其是海外目的地面向中国游客的资源变化,包括航班、酒店以及当地的服务设施、交通等。面对这些变化,需要及时去更新状态,使其能够达到提供服务的标准。
此外,针对疫情之下旅游行业人才大量流失问题,于敦德提议需要补充更多新鲜的力量,保障工作高效、顺利完成。
“客户出游的安全和体验同样是不能打折扣的。”于敦德提示,“以前的一些设施、流程、产品等相关方面的保障是有惯性的,但经过三年疫情之后,这样的一套体系需要再恢复,保障也面临着挑战。未来,面对临时的、突发的情况,途牛需要去准备,优化调整客户在取消退改、保险等方面的保障。”
消费变化:周期缩短、品质升级
与当下大多数旅游企业一样,途牛要面对的,是一方面为出境游的提速放开做准备,另外一方面紧抓国内游的复苏。
“春节假期消费者的出游需求释放明显,这让我们旅游人充满了干劲。”于敦德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途牛数据显示,国内游方面,春节假期出游人次恢复至2019年春节同期国内游的较高水平。打包旅游产品方面,国内跟团游出游人次较2022年春节增长超过了4倍,较2021年同期也增长了近2倍。
“从春节期间的预订情况可以看出,3年后的今天,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敦德提到的变化,一方面体现在消费者预订周期出现进一步缩短,比如春节假期旅游产品预订就从之前的半个月到一个月缩短至一两个星期。同时,在产品品质方面,消费者的要求相比以前有了大幅提升,对于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有较大的增长。
“定制化、私家团等需求占比是非常大的,消费者希望旅游能够更加灵活、自由。”在于敦德看来,消费升级是由两方面因素叠加而成。一方面,旅游时长、目的地的距离会有所缩短,消费者不想在路途中过于消耗,而是希望拥有更多的时间、体力花费在目的地的体验上面,从而提升旅游体验的品质。“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重点围绕高品质产品再做加强。”
近年来,随着文化和旅游的加速融合,市场也在不断向高质量发展,文旅消费需求明显升级,而各旅游企业作为供给端也在紧跟旅游消费新趋势,来提供更多符合消费者口味和需求的高质量文旅产品,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
“企业的韧性是非常关键的。”谈到接下来的发展,于敦德给出了坚定的回答。据疫情后财报数据,途牛虽然业绩依旧呈亏损状态,但亏损在持续收窄。
针对途牛新一年的战略目标,于敦德告诉北京商报记者:“2023年,在国内业务发展方面,途牛将更加深入地投身乡村振兴,不断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打造农文旅优质品牌,助力乡村发展。”据了解,途牛还将在未来延续疫情期间的业务模式,持续发力数字化旅游新业态,持续以“旅游+直播”探索包含酒旅综合、亲子、户外、露营、区域垂直、餐饮、本地生活等多平台、多矩阵、差异化的文旅推广模式。
“出境游业务发展方面,在恢复的过程中抓住机遇,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确实是很多旅游从业者在考量的问题,但从途牛的角度来讲,更注重的是稳而不是快。”于敦德说道,“我们在做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供应链的建设完善,二是新形势下客户保障的升级落实,三是人才的持续建设。这是我们觉得比抓销售额和市场份额更重要的事。”
北京商报记者 吴其芸
2月6日起,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酒”业务正式恢复。时隔三年,出境游的放开让旅游业重启即加速。出境游的价格什么时候能降下来?市场什么时候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经历了三年,消费者的旅游消费习惯又发生了哪些变化?面对重启的市场,
2月6日起,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酒”业务正式恢复。时隔三年,出境游的放开让旅游业重启即加速。出境游的价格什么时候能降下来?市场什么时候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经历了三年,消费者的旅游消费习惯又发生了哪些变化?面对重启的市场,
1月6日,飞猪上线春节出境游会场,并宣布启动“飞猪奇妙旅行节”出境第一站筹备工作。据飞猪透露,近一周国际机票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近1倍,用于出境旅行的机票平均消费金额同比提升近3成。随着疫情放开后的首个春节假期临近,出境游的首个小高峰也在加速
虽然还在3月,动作快的人已经做好“五一”出游攻略了。时值仲春、气候适宜的五一假期历来是国人旅游的高峰。今年的“五一”长达5天,又叠加了出境游放开、清明假期没有安排调休等多重因素,人们的出游需求或将在这个假期里集中释放。飞猪数据显示,截至目前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据马来西亚媒体5月8日报道,5月5日,24岁的中国女游客在该国仙本那附近度假岛海域潜水,被潜水教练强吻,回到岸上后,该教练还通过微信联系她,询问她的酒店地址,并提出一起出去玩。该女游客迅速向警方进行了投诉,涉事男教练于7
3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试点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第二批)出境团队旅游业务的通知》,自2023年3月15日起,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第二批)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40国出境
中新网12月27日电(中新财经 李金磊)12月26日,《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发布,要求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多个疫情前大热的出境目的地,在2023春节时段的搜索热度开始显著增长。携程数据显示,中国澳门、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空间秘探”(ID:MESPACE007),作者:刘雨璇。出境游比想象中更要火爆!途牛旅游网(以下简称途牛)3月16日的会员日单日GMV实现1800万元的突破,预计一季度净收入突破6000万元,同比增长50%左右。众信旅游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真真)2月6日起,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试点恢复。据途牛消息,在平台上预订2月6日出游的出境游订单比前一日增长324%,预订2月6日-2月12日出游的出境游订单
自2022年12月以来,旅游市场利好不断,在出入境旅游市场有序恢复以及春节假期的带动下,用户旅游消费需求持续加速释放。2022年12月,途牛旅游网度假产品预订额环比增长一倍。进入2023年后,近乎“停摆”三年的出入境旅游市场也渐渐迎来回暖曙
五一小长假日渐临近,“热情洋溢”的年轻人也早早规划好了自己的旅程。马蜂窝大数据显示,“五一旅行” 近一周热度环比上涨超150%,并呈不断上升趋势。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温暖宜人的海岛都是今年年轻人五一期间最为关注的目标,“国外海岛游”热度上涨
近期,多家银行陆续披露2022年业绩报告,翻看各家银行的业绩报告不难发现,供应链金融已然成为“高频热词”,更是金融机构发展的重点业务。图为一名银行工作人员在点钞。新华社发2022年,建设银行累计为5170个核心企业产业链的11.9万户链条客
记者 | 王晓云、乔启迪编辑 | 石一瑛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和重要的世界贸易口岸城市,截至去年11月底,上海拥有827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504家外资研发中心。在体育运动品行业,上海是耐克、阿迪达斯、PUMA、迪卡侬、斯凯奇等国际知名运动品牌
集微网消息,随着供应链从中国转移,苹果最大的合同制造商富士康大幅削减了其深圳园区工人的时薪。据南华早报报道,三家深圳招聘中介称,富士康深圳工厂为智能手机装配线和零部件生产岗位提供19元至20元人民币的时薪,这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据中介机构发
2022 年 5 月 19 日,哈雷戴维森表示,由于供应链问题,将在未来两周内正式暂停所有非 LiveWire 车辆的组装和发货。这影响了威斯康星州梅诺莫尼福尔斯和宾夕法尼亚州约克的运营。哈雷在声明中表示,“出于谨慎考虑,该决定是基于第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