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2:10:39 | 浏览:83
中国网科技10月15日讯(记者 胡爱善)随着旅游+金融场景深度融合,越来越多旅游消费者习惯使用在线旅游公司(OTA)的旅游分期产品。但近日多位途牛消费者向中国网科技投诉称,遭到途牛旅游分期贷款产品 “首付出发”的“坑害”,在因故修改行程、取消订单后,不但要扣掉一大笔违约金(全部旅游团费的60%-80%),还要一次性支付分期贷款全部的12期或18期手续费。
取消订单后果“严重”:扣团费、扣全部分期手续费、被恶意催收骚扰
据来自北京的翟先生表述,其今年4月份在途牛上预定了北京到台北自由行,并申请了5930元的途牛“首付出发”分期贷款产品,还款期数为18期。
后翟先生因故取消了订单。让翟先生没想到的是,在他已被扣违约金之后,途牛还要他支付5000多贷款的18期全额利息。翟先生还透露,途牛通过外包催收公司众势信用对他进行威胁骚扰。
对此,途牛对中国网科技表示,根据协议,该客人属于临时取消行程,需要扣除80%团款作为违约金,同时,途牛表示,要求消费者支付全部18期的分期手续费,“在开通‘首付出发’服务时,合同条款中的《消费信贷业务服务协议》就退订已做提示说明。”
另一位安徽的黄女士也对中国网科技描述了自己的类似遭遇。她在今年7月7日通过途牛订购7月8日出发的厦门游,总价为3601元,当天下午她因故取消订单,也损失两千多元。
黄女士展示的订单信息
黄女士称,当时她选择支付了2030元的作为首付款,剩余1571元通过途牛提供的“首付出发”12期分期产品来支付。在取消订单后,途牛在扣除一部分违约金后,还向其收取了250.88元贷款违约金,黄女士说自己总共损失2280.88元。
对于黄女士的不愉快遭遇。途牛对中国网科技解释称,“按双方签订的境内旅游合同条款,出发前1-3天取消行程,旅游者须支付60%团款即2160.6元,其余1440.4元退款至客人“首付出发”账户,用于抵消贷款金额。因其贷款1571元,故还应还130.6元,加上9期(因有3期免服务费的优惠活动,故为9期)服务费120.15元和罚息0.13元,合计还款250.88元。”
中国网科技发现,有关途牛的旅行投诉,大部分涉及到“首付出发”这款分期产品,多数消费者的投诉也是集中在“取消行程后认为被途牛多扣了钱”。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到,消费者在取消订单后,还会被要求偿还分期贷款的全部分期服务费,而一般消费者的常识是,取消订单后上述贷款并未被消费者实际使用,因而无需支付服务费;而尽管这一条款已经引发诸多投诉和争议,关于分期贷款的说明《消费信贷业务服务协议》中这一与人们常识相悖的条款,仍未被途牛显著提示。
途牛对此回应称:“途牛首付出发是途牛金服打造的一款旅游分期产品,旨在为用户提供一种更自由便捷、资金压力更小的消费方式。用户在开通首付出发服务时,合同条款中的《消费信贷业务服务协议》就退订已做提示说明。”
中国网科技发现,途牛在退订协议制定的规则是,如果订单变更是由用户原因所致的,用户需支付所选择分期期数对应的全部分期服务费。
首付出发贷款协议
黄女士提供的消费信贷服务协议
根据黄女士提供的这份消费信贷协议显示,提供贷款的分别是南京开汇互联网科技小贷公司和广州开汇互联网小贷公司。南京开汇小贷分别由途牛持股70%股份,而广州开汇则由途牛100%控股。
“首付出发”是途牛于2015年8月上线的自营旅游分期业务。彼时,途牛旅游网CEO于敦德表示, 计划将公司主业从“纯旅游”转型为“旅游+金融”,因此这款产品被寄予厚望。
2016年11月,于敦德宣布将途牛集团化,拆分称旅游度假和金融科技两大板块。目前,途牛至少拥有基金销售、保险经纪、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网络小贷公司等多块金融牌照。
主营业务下滑明显 金融服务收入成支撑
中国网科技查阅途牛财报发现,今年上半年其主营的打包旅游产品收入呈现颓势,金融收入成为增长利器。一季度财报显示,途牛的打包旅游收入3.659亿元,较2018年同期下降9.1%,包括旅游产品金融服务在内的其他收入为9100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16.8%。
2019年二季度,途牛的打包游产品收入4.3亿元, 同比下降1.9%。包括旅游产品金融服务在内的其他收入0.91亿元,再次实现同比增长3.7%。
一份第三方报告指出,途牛作为一家OTA平台拥有供应链和用户上的天然优势,互联网金融业务起到反哺旅游出行业务的作用。尤其公司深耕的出境游、跟团游等主要业务上增长迅速,成为个人金融业务主要入口。
自2014年起,国内多家在线旅游企业推出自家分期旅行产品,包括去哪儿网“拿去花”、途牛“首付出发”、同程“程程白条”、驴妈妈“小驴分期”、京东推出的“旅行白条”,飞猪的“花呗分期”等。
中国网科技10月15日讯(记者 胡爱善)随着旅游+金融场景深度融合,越来越多旅游消费者习惯使用在线旅游公司(OTA)的旅游分期产品。但近日多位途牛消费者向中国网科技投诉称,遭到途牛旅游分期贷款产品 “首付出发”的“坑害”,在因故修改行程、取
中国网科技10月15日讯(记者 胡爱善)随着旅游+金融场景深度融合,越来越多旅游消费者习惯使用在线旅游公司(OTA)的旅游分期产品。但近日多位途牛消费者向中国网科技投诉称,遭到途牛旅游分期贷款产品 “首付出发”的“坑害”,在因故修改行程、取
来源:中国网科技中国网科技10月15日讯(记者 胡爱善)随着旅游+金融场景深度融合,越来越多旅游消费者习惯使用在线旅游公司(OTA)的旅游分期产品。但近日多位途牛消费者向中国网科技投诉称,遭到途牛旅游分期贷款产品 “首付出发”的“坑害”,在
中国网科技10月15日讯(记者 胡爱善)随着旅游+金融场景深度融合,越来越多旅游消费者习惯使用在线旅游公司(OTA)的旅游分期产品。但近日多位途牛消费者向中国网科技投诉称,遭到途牛旅游分期贷款产品 “首付出发”的“坑害”,在因故修改行程、取
中国网科技10月15日讯(记者 胡爱善)随着旅游+金融场景深度融合,越来越多旅游消费者习惯使用在线旅游公司(OTA)的旅游分期产品。但近日多位途牛消费者向中国网科技投诉称,遭到途牛旅游分期贷款产品 “首付出发”的“坑害”,在因故修改行程、取
中国网科技10月11日讯(记者 单征宇)市值大跌、连年亏损的蘑菇街近期又陷入新一轮风波。日前,多家第三方投诉平台上出现了针对蘑菇街旗下的消费信贷产品“白付美”的投诉,称其存在“暴力催收”、“骚扰亲友”、“高利贷超过国家法定上限”,甚至有用户
来源:中国网财经中国网科技10月11日讯(记者 单征宇)市值大跌、连年亏损的蘑菇街近期又陷入新一轮风波。日前,多家第三方投诉平台上出现了针对蘑菇街旗下的消费信贷产品“白付美”的投诉,称其存在“暴力催收”、“骚扰亲友”、“高利贷超过国家法定上
中国网科技10月11日讯(记者 单征宇)市值大跌、连年亏损的蘑菇街近期又陷入新一轮风波。日前,多家第三方投诉平台上出现了针对蘑菇街旗下的消费信贷产品“白付美”的投诉,称其存在“暴力催收”、“骚扰亲友”、“高利贷超过国家法定上限”,甚至有用户
在3·15到来之际,消金界调研了旅游消费分期产品,今天为大家总结了在线旅游分期三大平台的表现——携程系占大头,途牛紧随其后,阿里巴巴的飞猪刚刚起飞。携程“拿去花”携程提供的旅游分期叫“拿去花”,是携程旅行网推出的新型金融服务,开通拿去花后,
9月9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联合携程集团发布《2022暑期旅游总结及趋势展望报告》,受多地散发疫情和高温天气影响,暑期国内旅游市场复苏进度有所放缓。前半程市场表现较好,后半程局地受疫情影响较大,精准防控实施以来疫情对旅游
“一听我准备全款买车,正热情介绍车的销售立马变脸,不再理我。全款买车就这么不受待见么?”在谈及今年6月去车展看车的遭遇时,郑州的王女士仍困惑不已。郑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据媒体报道,新疆的赵先生在6月3日于乌鲁木齐赛博特圆展厅看上了一辆车,和
#2022南宁消费购物节# 当前,“2022南宁消费购物节春季促消费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中。活动由南宁市商务局主办,南宁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南宁日报社承办,覆盖超市、美食、百货、家电、汽车等领域,此外,多个家电卖场也推出了
签协议交了6万元中介服务费,承诺考研不成功全额退款,浙江宁波学员叶先生提升学历计划搁浅,追讨十多天仅拿回1万元。“合同都有明确条款,考研没有录取,全额退款。”日前,叶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吐槽,如果维权无果,他将起诉陕西这家教育科技有限公
河北的张女士反映自己想报名苏州市华翎舞蹈学校石路店的舞蹈培训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可以为她办理分期付款可张女士上了两周的课之后发现所谓的分期付款实际是网贷于是想要退款但培训机构回复她:想退款?她可能还要倒找钱!张女士告诉记者,2021年4
不管是投项目,还是自己的人生,朱天宇都是目标极为清晰的人。大学学习金融专业的他,毕业论文写的就是VC(风险投资)。VC在1998年还不是一个热门概念,在此之前的三四年间,以IDG为代表的第一批外资VC在中国开始风险投资业务,中国才出现了真正